颠覆者Google技术洞见战略布局
2021-07-23 来源:广州机械信息网
颠覆者Google:“技术洞见”+“战略布局”
从1998年创办至今,GOOGLE(谷歌)一直都是互联网界的风向标,因为它无时无刻都在市场上扮演着颠覆者和改变者的身份。就在7月份,GOOGLE的收购行动再次“刷屏”,先是宣布收购法国图像识别公司Moodstacks,紧接着又将流媒体平台Anvato收入囊中,这意味着GOOGLE正将其云服务逐渐渗透到视频与广播电视业务技术领域,并与早先一步布局这一领域的微软和亚马逊形成对垒。
与此同时,GOOGLE还收购了“深度”搜索引擎Kifi,虽然是小型收购,但足以看出GOOGLE在继续研发基于搜索引擎的社交应用。而2014年曾斥资4亿英镑收购的Deep Mind也在近日曝出成功帮助GOOGLE节约数据中心耗电量的消息,DeepMind不仅有可能在几年时间内为谷歌节约数亿美元电费,而且伴随全球数据中心的不断增加,还有可能成为GOOGLE对外推广的服务并成为一项收入来源。
收购、收购、还是收购,截至目前,GOOGLE已经进行了大小200多项的收购,涉及机器人、无人机、尖端医疗、音乐流媒体(2014年收购Songza)甚至是儿童类APP,GOOGLE涉足的领域正像2015年8月架构改组后新的公司名称Alphabet(“字母表”)一样,涵盖了从A到Z的26个字母。
然而,众多的收购以及对前沿技术的研发消耗着巨大的资金,2015年GOOGLE财报显示,公司非核心业务总营业亏损增加到了35.7亿美元。由此,人们一方面沉浸在GOOGLE在“改变世界”方面所拥有的勇气和想象力中,另一方面则对这个由“搜索”而建立起来的商业模式充满困惑,因为GOOGLE有史以来绝大部分的收入(现在是90%左右)都来自于广告。
这就好比GOOGLE用搜索引擎养了一个“印钞机”,然后,这个“印钞机”为其感兴趣的各个尖端技术领域不断造血、输血,它能调动极大资源的同时却又没有盈利的压力,最终当“创新”成为这家公司存在的目的,而不是赚钱的手段的时候,这家公司展现出了与传统商业逻辑完全不同的运作方式。
这正如GOOGLE创始人拉里·佩奇所说的,“我要的不是KPI,因为KPI无法超越既定的目标。”或许正是这样的理念,让这家公司注定与众不同。本期商业案例对GOOGLE商业模式进行了剖析。
创新
赚钱不等于创新
应该说,GOOGLE(下文亦称“谷歌”)最早推出的“免费”模式颠覆了传统经济的商业轨道,它的用户思维影响了一大批国内外的创业者,并成为典型的互联网经济的模式:即先“免费”获取用户,然后再由用户创造出企业价值,进而带来营收和利润。
但是,且不说“免费”一定能带来足够的用户,也不论有了足够的“用户”就一定能创造企业收益,即使这两项全部都能满足的话,GOOGLE在接下来所做的事情也与其他企业完全不同,这或许就是GOOGLE模式令人着迷的地方。
123456下一页>
- 上一篇:新能源汽车产业如何消除超速隐忧
- 下一篇:快递机器人分拣包裹效率高可减少70的人工